环球财经网

环球财经网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

反诈联盟 61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...

一场精心设计的屠宰正在你我身边上演,砧板上流淌的不是牲畜的血,而是普通人的毕生积蓄。

澳门司法警察局反诈协调中心最新通告揭示了一组血淋淋的数据:2025年7月以来,至少18名澳门居民遭遇“杀猪盘”骗局,损失总额超过2789万澳门元(约合2500万人民币)。其中一名受害者被虚假投资平台吞噬数百万后,在提现时遭遇连环收费陷阱,最终负债累累。

这些骗局中,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打造“投资专家”或“完美情人”人设,将受害者诱入名为“INST-SI”“TOKENPOCKET”的虚假平台。当受害者看到账户数字飙升欣喜若狂时,殊不知自己已成待宰的“肥猪”。

01 血淋淋的屠宰场: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

安徽涡阳县的李某至今记得,在手机游戏中邂逅的“娜娜”温柔可人,发来的身份证照片和自拍毫无破绽。当对方以母亲重病、妇科手术为由借款时,他分多次转去9.2万元。直到警方破案才揭穿残酷真相:屏幕那头的“女友”竟是男子帅某用前女友照片伪装的幻影。

在辽宁旅顺,单身青年小刘的经历更令人扼腕。2025年7月,他在社交APP认识的“完美女友”以结婚为诱饵,诱使他将50万元积蓄投入虚假投资平台。当“女友”催促他贷款追加25万“赚快钱办婚礼”时,民警及时出现在银行柜台前,在转账前一秒拦下了这笔巨款。

合肥的陈先生则陷入更精密的骗局。某相亲小程序上认识的“投行精英”林女士,以舅舅是证券公司高管为由,展示“国泰君安”山寨APP上的虚假盈利。被甜蜜承诺冲昏头脑的他,三个月内16次转账超百万元,直到反诈中心的电话刺破这场噩梦。

02 庖丁解牛:屠宰流水线四步解剖图

1、精准选“猪”

诈骗团伙通过婚恋软件、网游、投资社群等多渠道筛选目标。澳门案件中,骗子专门在社交平台投放股票、加密货币广告,吸引有投资意向的中产人群;而合肥案中的陈先生,则因单身状态被婚恋平台算法推送给“猎手”。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

2、人设铸造

每个骗子都是人设工程师。涡阳的帅某打造悲情单身女性形象;合肥骗局中的“林女士”则包装成投行精英,用专业术语和伪造的“国泰君安”APP界面强化可信度;澳门诈骗分子更声称平台“采用AI人工智能自动操作”,强调“躺赚”属性。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

3、情感养猪

这个阶段如同缓慢注水的温水锅。帅某与受害人培养感情耗时四个月;旅顺小刘的“女友”每日嘘寒问暖,甚至规划婚礼细节。期间骗子会进行服从性测试:交友软件中,主持人先要求用户赠送小额礼物“表达诚意”,为后期大额索取铺路。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

4、杀猪见血

当受害者心理防线瓦解,屠刀便精准落下:

  • 虚假投资:澳门受害者被诱入“INST-SI”等伪造平台,注资后账户数字暴涨却无法提现

  • 紧急借款:帅某虚构母亲病危,旅顺“女友”以结婚基金为名索要25万

  • 消费绑架:交友软件中主持人以“不送礼就解除CP关系”实施情感勒索

  • 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

毁尸灭迹:合肥警方侦破的案件暴露了洗钱新手法:诈骗赃款流入河南粮商账户,购买数百吨小麦转卖变现。赃款经多层“跑分”转移,最终通过香港不同户名账户或虚拟货币洗白。一旦得手,虚假APP和聊天群组瞬间消失。

03 病毒变异:2025新型杀猪盘变种

如今的 “杀猪盘” 早已不是简单的 “嘘寒问暖 + 诱导投资”,而是像变异病毒般迭代出更隐蔽的套路。它们披着职场、兴趣、同城交友的外衣,用 AI 换脸伪造视频,甚至会先给你 “打钱” 建立信任,稍不留意就可能跌入深渊。

变种一:职场“伯乐”变屠夫,从职业规划到掏空积蓄

28岁的小林在领英上收到一条私信,对方头像是西装革履的“某投行总监”,自称在浏览简历时发现她的“潜力”,想推荐副业合作。起初对方确实分享了不少行业干货,甚至帮她修改简历,让小林觉得遇到了“贵人”。

一个月后,“总监”透露自己在做“跨境贸易对冲”,称“团队有内部渠道,稳赚不赔,带你赚点零花钱”。他先让小林充值500元试水,当天就返还600元。见小林犹豫,对方直接转账2000元到她账户:“这是诚意金,赚了算你的,亏了算我的。”

被彻底打动的小林陆续投入12万元,直到对方说“系统维护需要解冻费”时才警觉,所谓的 “内部渠道”,不过是个虚假投资 APP。

这类变种最可怕的是利用职场人的焦虑:他们精准定位想跳槽、搞副业的群体,先扮演“人生导师”建立权威,再用“低风险高回报”的副业诱饵,让你在“提升自我”的幻觉中主动掏钱。

变种二:兴趣社群设陷阱,同好变“屠夫”

“终于找到组织了!” 刚入汉服坑的小周在某社交平台加入一个“古风爱好者群”,群里有人分享穿搭,有人组织线下雅集,气氛十分融洽。其中一位“同好”尤其投缘,不仅送她绝版发簪,还总在她晒汉服时第一个点赞。

三个月后,对方说自己认识“非遗传承人”,可以合伙投资“汉服文创项目”,还发来工厂生产视频和“专利证书”。小周想起对方曾寄给自己手工香囊,便毫不犹豫转了8万元入股。直到群突然解散,对方失联,她才发现所谓的“工厂视频”是盗用某服装厂的宣传片,连那个发簪都是拼多多9.9元包邮款。

现在的骗子深谙“兴趣社交”的魔力:他们潜伏在摄影、手账、剧本杀等社群,用专业知识混熟圈子,甚至会自掏腰包送些小礼物。当你觉得“遇到懂自己的人”时,就已成为待宰的“猪”。

变种三:AI换脸+虚拟定位,“同城男友”从未见过真人

“他每周都跟我视频,会弹吉他给我听,怎么可能是假的?” 李女士至今无法相信,那个陪她度过离婚低谷的“同城男友”,其实是个从未露面的诈骗犯。

对方用虚拟定位显示在同一城市,每天晚上“下班后”会打视频电话,背景里有地铁报站声、办公室键盘声,甚至会“偶遇”她公司附近的咖啡店。直到李女士被诱导在“数字货币平台”投入35万元,对方才突然消失。

警方调查发现,所谓的“视频通话”是用AI换脸技术合成的——骗子从李女士的朋友圈截取照片,生成动态影像,再搭配提前录好的环境音。那些“偶遇”,不过是根据她晒的定位精心设计的巧合。

这类变种专门针对独居女性:他们用技术手段伪造“真实存在”的证据,用“同城”降低防备心,在你最需要陪伴时趁虚而入,让情感需求变成被宰的软肋。

变种四:“先打钱”的反向套路,用小恩小惠瓦解防线

“对方先给我转了5000 元,说‘见面礼’,我怎么可能怀疑?” 做微商的王女士至今想不通,那个自称“批发商”的客户,怎么会是骗子。

对方起初在她这里进货,每次都多转几百元说是“运费补贴”,还介绍了几个“客户”。当王女士觉得“遇到大客户” 时,对方说自己在做“酒水代理”,让她帮忙垫资囤货,承诺“利润对半分”。想着之前对方“从不欠钱”,王女士抵押房产贷了50万元打过去,从此再无音讯。

这种“反向杀猪”抓住了人的心理:当对方先付出时,我们会下意识降低警惕,甚至产生“不能辜负信任”的愧疚感。而那些“小恩小惠”,不过是骗子放的长线,就等你投入全部身家。

04 反诈指南:三招识破新型杀猪盘

1、警惕“完美人设”: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兴趣同好,若对方在短时间内与你高度契合,甚至主动透露“隐私”博任,务必留个心眼。可以故意说个小众知识点,看对方是否露馅。

2、守住“钱权”底线:凡是涉及投资、垫资、借钱的,哪怕对方先给你打钱,也不要轻易转账。记住:真要赚钱的项目不会拉陌生人,真朋友不会开口提钱。

3、验证“真实存在”:对同城对象,直接约在派出所、商场等公共场所见面;对职场“贵人”,通过企业官网核实身份;遇到视频通话,可突然让对方做个动作,AI换脸很难实时同步。

当你沉浸在“完美情人”的甜言蜜语或“投资导师”的财富承诺时,请记住:屏幕那端的屠夫,正等着将你的余生积蓄转化为他们的血腥利润。

杀猪盘的终点没有爱情与财富,只有掏空的钱包与破碎的人生。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文档于: 2025-08-11 13:22 修改

标签:

发布评论 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08-11

被骗2789万!“甜蜜陷阱”背后的血腥屠宰场:深度解剖“杀猪盘”诈骗全流程...

2025-08-11

一场精心设计的屠宰正在你我身边上演,砧板上流淌的不是牲畜的血,而是普通人的毕生积蓄。澳门司法警察局反诈协调中心最新通告揭示了一组血淋淋的数据:2025年7月以来,至少18名澳门居民遭...